no comments

人工植牙或假牙?那些醫生沒說的口腔判別知識

一個影響人生的抉擇 — 絕非 A 或 B 而已

缺牙的治療可分為「人工植牙」與「假牙」,各有利弊,實際適合的方式仍應視個別口腔條件與預算而定,本篇文章羅列幾個評判準則,幫助各位讀者進行術前評估。在這年頭,讓自己做一個聰明消費者理性消費,才不會枉作冤大頭。

缺牙其實沒差,如果你很欣賞臉歪嘴斜有口臭的自己

不少人其實有缺牙狀況,但因為遺缺位置在上下顎看不見的位置,便置之不理。但是,這往往便是日後一連串因這時誤判後引起惡夢的開端……。

缺牙,就像是一整排透天厝中缺了一棟房子。地基空在那,久而久之,長期下雨或廢棄物污染等因素便會慢慢將整排地基逐漸掏空,進而導致下陷、甚至往該空洞處傾斜的後果。當然,現實當中的地基不會發生這樣的狀態,可是前述狀況卻每天真實發生在你我周遭缺牙卻不進行補牙動作的人身上。

缺牙將因支撐力不足而導致其它牙齒鬆動

缺牙將因支撐力不足而導致其它牙齒鬆動

以結果論,缺牙時置之不理,其後果就是:

其他健康的牙齒將因支撐力不足而漸鬆動,牙縫會增大、牙齦可能萎縮,嚴重者甚至造成其他牙齒鬆脫機率大增

缺牙的影響是逐漸而緩慢的,通常當自己能感受到問題時,往往已經需要專業牙醫師執行各種治療。咬合是牙齒能正確執行咀嚼或美觀功能的重要指標,缺牙會致使咬合不正,造成缺牙上方的牙齒連同齒槽骨因無對咬牙而往下延展、其他牙齒可能也會因為咬合的不正確而造成磨損、或因長期擠壓造成齒槽骨的下陷等等。更嚴重的後遺症甚至會讓臉歪嘴斜,影響外表美觀。

人工植牙或假牙各有利弊,消費者仍應按需求進行選擇

植牙或假牙各有利弊,消費者仍應按需求進行選擇

你不希望自己沒到 70 歲數就成為一個臉歪嘴斜的人吧?有缺牙,快補。

另外,塌陷窩洞得不易完整清潔也為細菌創造出一個易於滋生的環境,產生牙周疾病。所以,醫師通常會建議病患缺牙必須以假牙或植牙進行重建,以免產生更嚴重的牙齒病症的發生。

人工植牙或假牙選擇不要只看 C/P 值

那麼,究竟應該選擇「假牙」還是「人工植牙」?其實這兩種方式都是現今牙醫技術最為有效的缺牙解決方案,各自有支持者與論點。讓我們一起透過嘴健®整理發現何種治療方式最符合自己的需求。




一、醫師經驗技術要求

假牙因為術式簡單,施術時要求的醫師經驗技術不高,幾乎一般牙醫診所都能完成;反觀植牙則為進階的手術,對於病患口腔狀態均需要施術牙醫師的精準判斷,包括:

  • 種植角度
  • 顆數
  • 人工牙根深度及寬度

這類判讀如非經過訓練過的專科牙醫師決策,怎可能找得出針對病患條件與需求的客製化手術條件與作法?

二、是否可接受對自然牙齒的傷害

如果你不希望破壞口中其它 “依舊健在” 的牙齒,人工植牙會是你的首選。一般時候的手術並不會去傷及口中其它健康的牙齒。

人工植牙將人工假牙旋進齒槽骨中,以骨頭做為地基支撐

植牙將人工假牙旋進齒槽骨中,以骨頭做為地基支撐 (Img Credit: Des Moines Register)

植牙手術流程其實不複雜,過程中需要的決策與方案相對才是整過療程中最具挑戰的環節。大致上可分作第一階段的 7 個步驟與第二階段的 4 個步驟。想要進一步瞭解詳情的讀者,可造訪《人工植牙流程 Step-by-Step 指南:手術時間、手術步驟》閱讀。

簡單來說,植牙是將人工假牙旋進齒槽骨中,以骨頭做為地基支撐,不需要兩旁鄰牙的支持力量即可獨自挺立。假牙則需要透過製作牙橋,在兩側珍貴的自然牙上做削磨的動作,進而套住牙橋結構,經由外力撐在牙齦之上,始能正常發揮咀嚼功能。

所以,希望保留健康牙齒依然健康的患者,無庸置疑你的選項便僅可為植牙。

三、長期使用的假牙及植牙後遺症?

根據高醫補綴科醫師表示,假牙牙橋使用上所能承受的咬合力道較弱,約為自然牙的 ⅙,因而患者較無法咀嚼硬物,才能避免造成假牙的崩壞;同時,牙橋容易在咀嚼時將力道加壓在牙齦之上,牙齦在長期受力易造成萎縮現象,同時會因為縫隙加大造成清潔困難,有可能誘發細菌感染、發炎,導致牙周病等疾病發生。

相較下,人工植牙發展較晚。要植牙,須在病患口腔條件良好的情況下方能進行植牙手術,醫生會將人工牙根穩固地植入骨頭內再進行支台齒與牙冠覆蓋的動作。從前面描述看,不難發現植牙是需要進行侵入式手術,既然有手術當然會存在必然的風險或後遺症。常見的植牙後遺症有:

  • 傷口癒合不佳
  • 植入方式或角度不正確而造成受力錯誤產生的植體搖晃
  • 植體周圍炎

然而,上述後遺症通常可經過醫師術前縝密的治療計畫,達到預防效果。




四、費用考量

最後,讓我們來討論最關鍵、也是你最想知道的費用問題。

很明顯,民眾對於植牙的第一印象就是「價格昂貴」,但試想,若我們將戰線延長,究竟在一樣的使用時間內,哪個選擇會更加划算、C/P 值更佳?

相較下,植牙需支付的一次性價格高出 2 倍以上,對一般人而言確實是不容易的決定。但是,隨著技術的發展與精進,人工植牙已能延長壽命,平均能達到 10 年以上的水準,而無論固定或活動式假牙皆須在 3-5 年後進行全面檢修,或製作新的替換。

據訪查,許多因價格較低選擇假牙的民眾在牙齦及骨頭持續萎縮或發生牙周病後,還是決定拆掉,投入植牙的懷抱,白白浪費了幾年、多花冤枉錢。

以上是二種治療方式的簡易 C/P 分析,最終的判斷權還是留給各位客倌吧!




自我照護意識建立

花錢購物後,要如何保養讓物品能用更久?這就需要建立完善的自我照護意識。雖然,假牙或植牙都會強調能正常的咀嚼,但是畢竟不是自然牙,因此沒有自然牙擁有的神經等感知能力,因此病患在獲得新牙的同時可能過度忘我的進食硬質食物,而讓人工製物承受力超載,造成損害。

假牙也是如此,且假牙的咬合可承受力更小,更易造成壞損,若更傷及骨頭則得不償失。因此,在咀嚼時皆需特別注意。

另外,清潔更是重中之重。清潔對於無論自然牙或各種形式人工製牙都是必要的,患者應選擇合適的牙刷、牙膏、牙線與漱口水等做全面的潔淨,降低齲齒與牙周病的發生率。

細心呵護 = 固根本

在本篇的結尾,嘴健呼籲各位不管選了哪種治療方式,都需要細心呵護所選購的產品,以長期穩定的持續使用,永保人生的康健美麗。術式沒有絕對的好與壞,依不同的口腔情況而定,因此,在下決定前試著,不妨試試向你的牙醫師詢問瞭解更多詳細資訊,謹記「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請先詳閱公開說明書」的道理,人工植牙或安裝假牙亦是同理。

如果你有任何疑問,不妨在下方留言欄與網友一起參與討論。歡迎關注我們的社交媒體,隨時補充嘴中能量:

0 0 votes
Article Rating
追蹤本討論
Notify of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0
Would love your thoughts, please commen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