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comments

人工植牙流程 Step-by-Step 指南:手術時間、手術步驟

對於人工植牙,對於牙科不瞭解的你會有什麼想像?嘴健®整理植牙 Step-by-Step 參考,讓每一位過去因為不理解而選擇無視的“準植牙者”不再因莫名恐懼而失去重新微笑的機會。




人工植牙手術需要多少時間?

問及人工植牙手術時,除了價格,許多人在意的環節往往是這個手術的執行時間。事實上,手術時間長短需要在不少複合因素基礎上評估才可能獲得較精準的評估:

  • 口腔健康狀態
  • 涉及處理的牙齒數
  • 哪些牙齒需要被替換或植入
  • 是否有需要先拔除再植入的牙齒

利用人工植牙重建理想咬合及齒間關係,需分 2 個階段進行;整個過程需要 6-9 個月方可完成,時間可能因案例不同而有異,如:需先拔除舊有牙齒者須待傷口癒合,或舊有骨骼已不足支撐植體時須進行補骨(Bone Grafting,類似種樹,根基才能穩固)手術者依舊須先完成前述步驟才可以進行植牙手術。

這些因素都將決定患者需要回診檢查治療的頻率,舉例來說:單顆植牙手術從開始到結束僅需 1-2 小時,這時間甚至還包括麻醉。

所以,你說:能夠單純地答覆「植牙手術時間需要多長?」這個問題嗎?結論是,視情況而論。

植牙手術會痛嗎?

如同其它手術,植牙手術一定會有不舒適感,而我們熟知的麻醉無疑就是為了盡可能消除疼痛感或不適感。事實上,根據多數植牙患者表示,他們在手術期間感受的不適感遠遠低於自己預期。

你的醫生會提前告知,並準備相關任何可消弭手術中可能產生不適感的解決方案。

說到底:哪個手術在術後不會痛?但是這個痛是有價值的,也就值得了。




手術前準備

通常牙醫師會提供術前患者應注意的囑咐,下面是一些常見的內容:

  • 適度使用抗菌漱口水
  • 術前幾天開始服用抗生素以提供較好的施術口腔環境
  • 除非手術要在一個麻醉度較高條件下進行(前一日午夜過後即不可再進食),否則通常會鼓勵患者在手術當天吃一個超級豐盛的大早餐
  • 可由親友陪同前往,照看術後可能因麻醉未全退患者的安全

植牙手術當天

終於來到戲肉:植牙手術施作當天,下面我們將會依序為你揭開這層可能連接受過手術者都未必清楚的流程步驟。

牙醫師會在手術前提供患者相關專業囑咐及討論治療計畫

牙醫師會在手術前提供患者相關專業囑咐及討論治療計畫 (Image Credit: Freepik)

第一階段

  1. 為了植入人工植體,你的嘴部將進行局部麻醉,確保不適感不會成為手術中斷的因素。
  2. 牙醫師將會在預計手術的位置牙齦上切開一個切口,以將下方的齒槽骨外露,準備進行接下來的步驟。
  3. 牙醫將使用於這次手術植體的鑽頭在口腔中探鑽(drill)出足夠種入植體的齒槽骨空間。
  4. 植體將以特定工具(如:植牙手機、手動扳手)妥善旋入至上一步驟中創造出來的空間內。
  5. 待植體置入妥當後,牙醫再將封口螺絲(Cover Screw)扭入植體中,此零件將在癒合過程中留在植體中,確保後續手術的步驟可被妥善執行。
  6. 牙齦將被重新覆蓋於植體上並縫合。
  7. 未來幾個月內,傷口將慢慢癒合,而骨頭將開始慢慢將植體周圍包覆。

第二階段

  1. 第二階段的開始,我們必須將先前植入的植體再次露出作為開頭。除非之前已有癒合帽(Healing Abutment)被安於覆蓋於牙齦之上,否則牙醫師會在牙齦處再開一個小孔讓植體露出,以繼續之後的作業。
  2. 這時,一個延伸零件會被置於植體之上,稱作「支台齒」(abutment),此零件將用作支撐之後需要安裝的牙冠(又作牙套)。
  3. 接下來,你的牙醫師將陸續與你制定數次的回診,每個病患可能會遇見不同的處理步驟,取決於案例的差異,通常會包括製作印模,目的是將人工牙冠可以被製作得更加符合你咬合與齒間的條件。
  4. 最後便是將牙冠安裝。部份案例會取決於哪一顆牙齒預計被重建,牙醫可能會嘗試幾次形狀位置是否符合你的口腔。




術後的不適

如果你發現自己的牙齦或軟組織有一些淤血腫脹,千萬別緊張,這是正常的現象。通常,牙醫師會開立如布洛芬等的止痛藥,讓患者傷口可以慢慢癒合。

可能發生的併發症

所有手術都可能因案例條件不同而產生不同結果,包括併發症。此處所列併發症未必一定發生,僅用作參考:

植體週圍炎 Peri-Implantitis

植體週圍炎是植牙後可能出現的後遺症 (Img Credit: Dr. Nicosia)

  • 植體周圍炎
  • 牙齦萎縮
  • 齒槽骨萎縮
  • 身體對人工植體排斥
  • 植體周圍骨頭流失
  • 植體搖晃

植體清潔與保養

根據我們瞭解,不少植牙後的病患某程度上懼怕回診這一件事情,無論是出自懼怕或嫌麻煩。但是,冒著未讓執行手術的牙醫師進行後果確認的風險,值得嗎?畢竟,你都已經選擇了跨出第一步,何不讓植牙這件事情能夠順利畫上句點?

首先,你必須認知一件事:

直至牙醫師確認完成前,植牙都不能算完成

定時、定點的回診,讓牙醫師為你檢查成果是否如醫療計畫順利,及是否有預期外出現的併發症,是理所當然的流程。一般而言,最起碼每 3-6 個月回診一次是應該的頻率。同時,牙醫師會教育你如何正確清潔及保養這位口腔中的新夥伴,讓植牙成為有意義的過程。

直至牙醫師確認完成前,植牙都不能算完成

另外,大部份人會忽略的部份是:牙齒清潔習慣在植牙後必須調整,尤其是選用的產品更須講究,才能讓口中金屬材質的人工牙齒 “延年益壽”。根據 NCBIScienceDirect 研究資料均顯示:氟對鈦金屬表面會產生粗糙的狀態,也就是造成表面材質的細微損傷。日積月累,埋於口中的植體若希望能長久使用,避開氟化物使用在日後清潔過程裡顯得異常重要。

在考量健康前提下,植牙後患者應開始交替使用含氟及無氟的牙膏漱口水,讓清潔能真正達到效果。




植牙不怕,怕的是沒有充份瞭解

許多人對植牙存在著過多的恐懼,其實這份恐懼也多來自於不理解。因為如此,觸發了嘴健®希望能將這層迷霧撥開,讓每位想進行卻被未知禁錮的讀者都能在具備更多瞭解條件下重新找回生活品質。

如果你有任何疑問,不妨在下方留言欄與網友一起參與討論。歡迎關注我們的社交媒體,隨時補充嘴中能量:

0 0 votes
Article Rating
追蹤本討論
Notify of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0
Would love your thoughts, please comment.x